又到了暑假+鬼月的無敵超級淡季,在我們珠寶加工業來說這幾個月幾乎是零工作的狀態加上現在結婚都是用租的
很多同業也都有副業或轉行來維持生計的,別以為珠寶加工聽起來很賺一個月有個三萬幾乎就是頂了...嘆
又到了淡季基本上都是吃老本苦撐,但相對時間也多....我個人喜歡學技術&研究一些奇怪的東西
這次就來分享一下因緣線...是音源線啦!!
其實在很多年前我就有做過這個了當時純粹是客人的老公(好野大戶)為了視聽設備升級委任製作純銀線材
這次會想是實驗的主因是在朋友的咖啡店聽發燒友聊到"音源線"有方向性反插音質有差?
我內心竊笑這什麼謬論...回來上網查了很多也都是玄學論,已經變成了一種宗教信仰了...信者恆信
但心中一直有芥蒂因為我自己長年在做這類加工手製的金屬線的確有方向性就會造成金屬排列有方向性,
雖然這在導電和電阻上沒有影響,但我真的很好奇在音源傳導上到底會不會因為加工導致金屬排列而出現方向性的差異
順便看看一條手工純銀的音源線的製程也可以讓大家理解為什麼會出現方向性
首先先拿純銀塊開始融解!!
我知道電腦螢幕前面的朋友應該在想著[從這裡開始阿?]
沒錯從這裡開始!!上網搜尋"手工"或"自製"音源線可能已經會有上百上千篇+各國語言的版本了
再寫一篇差不多的感覺有點浪費大家閱讀生命!!當然要有點不一樣!
既然是自製當然最好是從源頭開始!才能保證純度&品質,有機會看到這篇的朋友運氣應該不錯
我大概是第一個手製純銀線做音源線PO網的人XD
↑融的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準備倒入模具!
完成!!因為是做線所以倒成條狀,↑這模具倒出來是7.2mm目標是0.5mm....有點遠= =
↑輾車利用兩個金屬滾筒擠壓讓純銀變長變細!
經過幾次壓力加工後純銀會變得非常硬會開始彎曲再繼續加工的話就會導致裂開或斷裂
這部分就要靠經驗去判斷!!
這就要做退火作業(詳細請查維基百科)讓銀條回復柔軟度
慢慢變成條狀了(照片忘了轉)
長度漸漸增長後加工也開始越來越困難了= =
反覆的退火作業,這退火工作不完全的話可能會導致前功盡棄整個從來,學徒時代為此磨練很久
感謝輾床的幫助粗細到達0.96mm冗長又費時的部分終於過去了(作業進度:50%)
再來就得靠純手工了,↑這是線板上面依大小排序的孔洞,還有老虎鉗跟手套
首先要把加工的頭端稍微磨細讓它有有個頭穿過線板
有頭穿過老虎鉗才夾的到,大概大家可能還看不太懂↓畫了張圖~
1.白色虛線是磨掉的地方、紅色的是銀線本體
2.中間的灰色是線板的孔洞讓銀線穿過用老虎鉗拔出
3.整個拉出後就會比就會變成這個孔號的size依序下拉到要的size
也因為這個關係導致線才會有金屬排列的方向性這就是這次我想實驗的重點!!
本來的方形線漸漸拉成圓形!!中途大概有拉20次大概每三孔要再做一次退火
其實要練很多年才有辦法拉出這麼長這麼細的銀線,力道不均很容易把銀線拉斷或是拉皺
剛開始的時候還常常把線拉的一節一節= =,中間還有一些去汙去雜質作業
再來就是包熱縮管,左:熱縮管+中:純銀線=右:絕緣純銀線...我想不到更好的解釋法...
表面做過去氧化處裡的關係,怕銀再度氧化就把整捆線都包起來了
要做3.5對.35所以就用三蕊絞麻花(要做RCA的話可能就要用4蕊了)
再套上一層熱縮模右邊的是銀箔帶(有黏性)
整條纏好後(好X多吉拿棒?)再套上熱縮模!
變成好粗的吉拿棒?左邊的是束管,套束管可以防止線材L行折到
再套上擴張網!!
↑結構圖,鋁箔的部分是為了擋一些電磁波或是其他訊號的干擾,但也有人主張不包比較好
5的熱縮管其實可有可無,也可以多套幾層透明的熱縮管替代束管跟擴張網
就要看客人如何訂單!!
好友推薦的TQ95日製加熱快又有小黃鈕,配上一樣是日製的銀入焊線不易氧化傳導效果也比較好但頗貴
有人用絞的有人用焊的(聽說差異不大)我是用焊的
再把管線栓回去就大功告成了!!詳細製作方法也都是參考網路的我就不多做贅述~
大功告成!!基本上接頭的部分,有發燒友說接頭影響不大就質感跟美觀而已
我還在上面做了個小狗牌標示一下,因為手拉的線材有很明確的方向性所以我做了幾條不同的排列&粗細調整
排成↑↑↑跟↑↓↑去交互測試,理論上應該用↑↓↑比較正確但哪邊是頭就因人而異
但實驗結果好像真的差異滿大!!看來用純手工拉出來的線方向性上更明顯
不過本身窮人家小孩只能靠電腦&電腦喇叭材去測試....
看有沒有機會再寫出更詳細的報告給大家~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我聯絡
0955-646-913(簡訊、來電、LINE都可以)
同場加映:
在友人的協助之下交叉測試後果然有顯著的差異性!!
測試裝備SONY NWZ-ZX1、Philips SHP9500、銅線組、市售有向性線、自製純銀線組
0.5mm組↑↓↑的排列方式來說阻抗小正反頭交差測試並無強烈的異樣感
換成↑↑↑的時候把↑插向前端(耳機)的時候會感覺到聲音很擴散距離感會變差
↑反插到後端(撥放設備)聲音就會有強烈的爆發性也不會感覺到那音場的擴散感
以上實驗就會發現手製線加工的方向性對聲音是有阻抗的效果
再來就是0.75mm組測試很不幸的貌似太粗手上的設備推不出那差異感
↑↓↑跟↑↑↑&正反互接幾個朋友聽下來並無異樣感插到一般的MP3還會覺得聲音溫溫的
看來0.5對隨身設備已經是極限了!!
經過大家測試後純銀的線材有好有壞嚴格來說是很殘酷的線材,器材的等級檔案的好壞一聽會很明顯
不像銅線帶有音染的效果有些人聽了會覺得聲音很尖或是刺耳,也有人覺得這樣比較接近0失真
喜不喜歡真的要看人跟廳的東西(個人覺得拿來聽一些古典樂很棒)
拿來測試器材倒是個不錯的選擇,試了幾組低接喇叭一插見真章!
沒辦法像專業的接單販售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歡迎討論
除了做給朋友有時候也會有多的材料我會做成一些成品也可以到我拍賣或LINE我
LINE:a124311538